中新網7月12日電 據“中央社”報道,臺“中央大學”12日表示,校方歷時3年,打造臺灣地區大的2米望遠鏡,并獲得企業大力贊助,將于5年內在鹿林天文臺完成建置,預計可為臺灣的光學天文觀測能力提升至少10倍。
據報道,臺“中央大學”12日下午舉行鹿林2米望遠鏡計劃記者會,提供經費贊助的臺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也到場聲援,同時代表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,協助成立臺達電子年輕天文學者講座。
“中央大學”表示,1999年成立鹿林天文臺并設置1米望遠鏡后,“中央大學”開始在天文領域嶄露頭角,相繼發現臺灣第1顆小行星和彗星;現在打造的2米望遠鏡,不只是臺灣大的望遠鏡,且使用同步分光四色照相儀和紅外線CCD相機,能為臺灣光學天文觀測能力提升至少10倍。
“中央大學”表示,在“教育部”和臺達電的經費支持下,預計2016年完成2米望遠鏡在鹿林天文臺的建置,并用來觀測和追蹤美國提出的泛星計劃,搜尋可能撞擊地球的天體,以維持人類永續生存。
鄭崇華表示,自己對天文有濃厚好奇心,在操場看星星的日子為他排遣不少寂寞,心情也變得更開朗,更從中體會人生苦短,不要執著眼前的苦悶;而人類是如此渺小,地球若遭受撞擊可能造成生物滅絕,希望藉由贊助望遠鏡計劃,能及早防范其他天體的撞擊。
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2624號